找仓源仓库资讯仓储加盟vip会员公司搜索
0755-83227792登陆注册

克隆猴来了,克隆人的最大障碍是伦理

来源:搜狐新闻发布时间:2018/01/26

今天,由中国科学家克隆并取名为“中中”和“华华”的两只猴子,以可爱活泼和呆萌的形象出现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上。这无异是1996年克隆羊多利之后,世界生物技术领域爆发的另一个惊雷!


随即,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克隆猴子诞生了,克隆人恐怕就会水到渠成,至少是不会太远了吧?既然可以克隆猴子,克隆人大概也不会有太多技术问题。不过克隆人,需要考虑的显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法律和伦理。


克隆人越不过法律和伦理

联合国早就通过了协议和宣言,要求各国禁止克隆人。


2005年3月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投票表决批准了《联合国关于人类克隆宣言》,呼吁成员国禁止一切形式的人类克隆,包括为研究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治疗性克隆。尽管这只是一份宣言,不是全面禁止人类克隆的国际公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宣言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克隆人的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克隆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伦理。


早在《联合国关于人类克隆宣言》之前,国际上已经表达了同样的法律和伦理规定。1998年1月12日,欧洲19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一项严格禁止克隆人的协议。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禁止克隆人的法律文件,是对《欧洲生物医学条约》的补充。这个条约禁止各签约国的研究机构或个人使用任何技术创造与一位活人或死人基因相似的人,否则予以重罚。


尽管如此,科学界一直还是有人念兹在兹地想要克隆人,并且有所行动。


2001年,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扎沃斯和一名商人曾宣布将进行首次人类克隆试验。更早的2000年3月31日,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举行的克隆生物科学讲座上,法国农业经济研究学院的研究室主任雷纳就公开指称,克隆人实际上可能已经在美国诞生了。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和刘真博士 来源: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只不过,这些说法都是猜测或道听途说,而且由于克隆人的行为太惊世骇俗,尽管科学技术早就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但具体的行动都偃旗息鼓。


当然,对于克隆人的态度,并非绝对铁板一块。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克隆人可以尝试,不应把克隆人设为禁区。


事实上,克隆人有多种层次和方式:一是研究性克隆,如克隆胚胎供研究,但胚胎发育不得超过14周;二是治疗性克隆,即克隆人的胚胎干细胞,用来治疗疾病;三是生殖性克隆,即公众俗称的克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就像多利羊与其提供的体细胞母羊一模一样。


趋于严格的国际舆论认为,只有全面禁止克隆人,包括研究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才能防止最后的生殖性克隆,因此立场不能柔软,更不能含糊!但是中国坚持可以在有条件限制下进行克隆研究,对于前面提到的《联合国关于人类克隆宣言》,中国就投了反对票,反对禁止为研究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治疗性克隆。


2003年12月,中国发布《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允许开展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但要遵循规范。因而才在今天诞生了“中中”和“华华”。也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国现在实现了弯道超车,变成了领跑。


克隆猴的价值

中国为什么坚持允许研究性克隆,众所瞩目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有什么意义呢?


“中中”和“华华”是用体细胞克隆的,因此可能通过这样的动物模型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进行基因编辑,准确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再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代孕母猴孕育产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子。


这些克隆产生的猴子既可以用以产生大脑疾病的模型猴,从而研究大脑疾病的机理,例如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疾病,找到新的治疗方式和研发新的药物;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型猴研究其他罕见病、遗传病的机理,如地中海贫血、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等,以治疗这些疾病;还可以通过猴子与人大脑的相似性进行国际上继人类基因组之后的另一个宏伟的科学计划——脑计划研究,以实现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突破。


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与人有更相似的基因组,有更类似的生理、生化和代谢途径和机理,是人类探索自身、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研发药物和治疗疾病最好的动物模式。


全球各国的人脑研究计划包括,统计大脑细胞类型、建立大脑结构图、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开发操作神经回路的工具、了解神经细胞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等。

这些研究既是在与人工智能接轨,也是在揭示人脑运作的奥秘。但是,大脑是一个密不可见的黑洞,现在除了CT、磁共振成像、大脑血流量检测等可以稍微看到大脑的零星变化外,人们对活体大脑其实是一无所知,但是又不能对人的大脑进行直接的研究,这涉及必须遵循的人体试验的许多准则,如《赫尔辛基宣言》、《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指南》、《伦理学与人体研究国际指南》和《人体研究国际伦理学指南》等。


如果有克隆猴这样与人相似的动物模型,就可以在其身上完成对人不可能进行,但结果又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并得到有用的结论和结果。


由于一些国家和动物保护组织已经在抵制用野生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做试验,克隆灵长类动物供医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研究,不啻为一条探索之路。但是,后续是否也会遭到反对,还难以预测。


总之,从克隆猴到克隆人,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后续如何走向,还要看人类伦理价值观的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