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仓源仓库资讯仓储加盟vip会员公司搜索
0755-83227792登陆注册

别说电商仓储和一般仓储没两样!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8/05/23
这里所谓的线上仓是代指电商仓储,线下仓代指传统线下配送仓储


     电商仓储和一般仓储有什么区别?


客户

传统线下仓储面向的客户群体往往是已知门店或者经销商,通常客户数量较少且重复率高,有一定下单规律;而电商仓储面向的都是未知终端客户,数量庞大,且规律很难掌握(几乎没有规律)。

订单量

传统线下仓储日均单量相对较少,刷新频次较低,但是平均订单批量较大;而电商仓储却恰恰相反,日均单量普遍高于线下仓储好几倍,甚至几十倍,订单量每天刷新频率也很高(原因在于终端客户下单不规律),平均订单批量较小。

订单行数

通常线下仓储都有几十、上百的订单行,一般按订单类别拣选或者按客户类别合并订单汇总拣选;电商仓储则相反,一般只有较少的订单行数,单个订单所包含的sku相对较少,为了避免按单拣选的路径浪费,通常使用效率更高的汇总拣选,依据业务模式和商品形态等因素又分为边拣边分和汇总分播两种,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述。

平均客单量

是指平均一个订单中的商品总数量,传统线下仓储的平均订单批量相对较多,而电商仓储通常较少。

订单及时率

和传统线下仓储的订单响应时效相比,电商仓储在这方面的要求则更高,需要对订单做到实时处理,需要有更快的订单响应速度。

订单准确率
电商仓储由于面向未知的终端消费者,订单的发货准确率要求要大大高于传统线下仓储,所以电商仓储在拣货作业和复核作业的要求更高。

订单量波动
传统线下仓储的订单大多按计划配货,订单已知且有计划性;而电商仓储由于受到各种电商大促和线上活动的影响(如618、双11、双12),订单增长的波动性很大,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仓储规划时,充分考虑到活动大促期间的各种资源的柔性(比如场地、人员、设备、系统账户等等)。

sku数量

通常来说,无论是传统线下仓储还是电商仓储,其为满足业务需要,sku的数量都不会太少,不过部分线下仓储由于某些sku由供应商直供门店和经销商,会缓解一些仓库的sku过多的存货压力;而电商仓储通常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则要求仓库常备更多的sku,尤其是百货类电商。


单sku备货量

线下仓一般是批量备货,而电商仓储为了能够将更多的sku存储在有限的仓库空间中,同时保证库存的快进快出,单sku的备货数量通常不高。

退货单量

电商仓储的退货量相对较大,且处于无计划性(尤其表现在鞋服电商);而线下仓储的退单则多是有计划性的,相对少一些。

配送模式

传统线下仓储主要是以物流配送为主(零担物流、干线物流)、快递为辅;而电商多以快递为主(四通一达)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电商平台自建物流配送体系。

电商仓储5大特点


通过线上仓与线下仓的对比,我们可以看电商仓具有以下5大特点:

订单的未知性

主要表现在订单无计划、下单客户未知、下单时间未知、下单数量未知等。

订单的波动性

主要表现在大促或者各种电商活动期间的订单波动性,订单往往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人员的灵活性

由于订单量的波动性导致电商仓储的人员安排略显尴尬,尤其大促期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灵活的调整人员,借助临时人员来缓解促销压力。

仓储的地域化

商品的库存越来越靠近消费者,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京东等平台商,他们可以根据大数据预测那些商品,哪个地区的消费者最集中,就提前调配至对应地区的仓库。

平台的多样化

行业垂直的电商平台,京东、苏宁这类网上商城的电商平台,品牌商或贸易商自发的电商平台等;不同的平台意味着不同的业务需求,也就要求我们仓储具备更加灵活的业务流程管理。

电商仓储规划


数据分析

首先采集一段时间的关键数据,比如商品信息、日均单量、订单行、作业效率、库存存量等;分析订单的出货特点和业务规律从而初步判断出所需仓库的规模、仓库类型、货架的类型和数量、设备和包材的选择以及人员的配置、甚至业务流程的初步模型;数据分析还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要同时分析日常的数据和大促活动时的数据,从而综合考虑各项数据来创建仓储模型。

仓库布局的规划

在这一步我们可以根据之前的数据分析结果,从全局角度来规划所需要的各项功能区,以及各项功能区所需要的面积和货架等,在规划功能区的时候也要注意各项功能区之间,以及单个功能区内部的动线,预留好主辅通道,有平衡重或者前移式叉车的仓库还要注意各通道的宽度,预留好安全距离。

主功能区有收货区(包含收货中的操作区和已收货待上架的缓存区)接着是退货区,退货区同时负责订单的退货入库任务和向供应商退货出库的任务,所以将退货区和收货区设置在同一月台面,方便供应商退送货。

往右是存储区和拣货区,也是占用整个仓储面积最大的两个功能区,如果仓库是全场通拣的模式则没有存储区,全部都是拣货区域;将存储区和拣货区布置在仓库的中心地带,既方便仓库进行收货上架或者退货转良,又方便进行播种分货或复核装箱。

接着是播种分货区,方便拣货人员完成拣货后快速进行分货作业,又可以快速进行复核作业,减少了各环节的交接路径,而异常处理区常常容易被忽略,但它却是整个仓储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区;设置在最容易出现异常的拣货和复核区之间,接着就是各大承运商的交接区。

当然还有一些辅助功能区:办公室也可以理解为订单的处理区、设备的存放区、大促的作业预留区和耗材的存放区域。

存拣模式的选择

完成功能区的布局规划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业务流程的主逻辑规划,第一个核心逻辑就是存拣模式的选择,存拣模式分为存拣分离模式和全场通拣模式,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拣模式?

全场通拣意味着全仓都是拣货位,一个sku可以分散存储在任意拣货库位上,同时这些拣货库位都可以按照一定拣货规则进行拣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拣选;

这种拣选模式的好处是更加自由,可以灵活运用库位空间,最大的优势是减少了补货这一操作环节,简化了整个作业流程;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商品体积适中,单sku备货量较小的平面仓库。




存拣分离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库内的sku至少拥有一个拣货库位,而存储位可以自由存储,存储位负责向拣货库位补货,存储位不参与拣货,只有拣货库位允许分配库存,通常我们建议一个sku只设置一个存储位,是为了以防在补货时的目标货位是多个,从而导致补货逻辑复杂;

存储分离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时快速定位到商品源头,同时保证了存储位的相对静态,减轻了我们进行异动盘点的压力。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商品体积较大,单sku备货量较高的高位立体仓库,通常是高位货架的下层设置为拣货位,高位设置为存储位。

库位动线规划

常见的拣货动线有S型和U型2种。

S形拣货动线:拣货员在整个拣货区以大S形的路径行走拣货,进入巷道后以“Z”字形或“S”形的路线拣货;这种拣货动线比较适合中层隔板货架的仓库,可以实现拣货的最短路径。

U形拣货动线:拣货员在整个货架外围和巷道中都是以大小U形的动线来拣货,这种拣货动线比较适合巷道宽度比较宽的高位立体货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