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仓源仓库资讯仓储加盟vip会员公司搜索
0755-83227792登陆注册

生产型企业仓库现场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来源:wang发布时间:2020/08/10

数量繁多的物料、成百上千的供应商,为数不多管理不到位的仓管员,基本不用的制度和流程,这些现象相信我们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仓库问题基本上都来自现场管理不到位!



现场管理不到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现象:


1、不遵守先进先出原则(First In,First Out----FIFO),造成呆料、废料。


2、不按库位摆放物料,或移动物料后,不及时把新库位的资料交给录单员录入系统,造成无法找到相关物料。


3、仓管员不及时送单给录单员,录单员不及时录入系统,结果造成系统数据与实际脱节,影响ERP/Oracle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了生产计划的贯彻和执行。标识不统一、不规范,不是没有物料编码,就是物料名称不对,以致无法追查该物料的历史状况。


4、部分仓管员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消极,办事拖拉,库存盘点不准,以及手工单据信息不准确(主要是抄写错误,键入错误),这都是常有的事。


5、新旧仓管员交接不清,换一个仓管员,没有真正的交接手续,对前任仓管员所管的物料状态不明的,干脆就封存起来不予管理,只说"找不到",造成了不应有的呆滞和浪费。


现场管理的确是让人头疼确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问题虽难,但也不是不能解决。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订立相关的规则或者说原则。


"六不入"原则:

①有送货单而没有实物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②有实物而没有送货单或发票原件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③来料与送货单数量、规格、型号不同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④IQC检验不通过的,且没有领导签字同意使用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⑤没办入库而先领用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⑥送货单或发票不是原件的,不能办入库手续。


"五不发"原则:、

①没有提料单,或提料单是无效的,不能发放物料;

②手续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发放物料;

③质量不合格的物料,除非有IQC/领导批示同意使用,否则不能发放物料;

④规格不对、配件不齐的物料,不能发放;

⑤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物料,不能发放。


一次出库原则:

物料出库必须准确、及时及一次性完成,生产线领用物料必须要拉回自己生产线所属位置,不能再堆放在仓库的范围,以免造成混乱和差错。


门禁原则:

①除仓管人员和搬运人员因工作需要,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入仓库;

②严禁任何人在进出仓库时私自携带物料;

③有来宾视察时,须在主管级以上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仓库。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原则:

①每个仓管员在每日工作结束时,进行当天的相关账物的自我确认和核查,确保账目的平衡,找出不足、及时改进,第二天才能进步和提高。

②每日对所管的物料库位至少巡查1~2次,保证在库物料的品质、安全和6S状态达标,确保物料有正确标识,该退的要退给供应商或放入退货区,以免产生呆滞。

③仓管员当日的单据当日必须传给录单员,而录单员当日的单据必须在当日录入系统。


以旧换新原则:对有规定的物料,严格按照"退旧才能换新、领新必先退旧"原则办理。


设定好原则后,针对员工的工作我们需要一系列的要求。


一般来说,仓管员每天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为:收货、发货、退货、备货;物料标识、摆放及账本(系统数据)对应的整理工作;"事故物料"的上报及其管理(因未遵守交期而延迟供给物料时,就会造成停产事件,这时的物料就叫"事故物料")。


我们常常看到,仓管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缺少的货物,也许当它们被找到的时候已经失效。我们也知道,库存信息的失准,物料就有可能提前订购或订购不及时,要么库存增加、资金占用,要么因缺货而导致订单的推迟甚至取消。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与个人的责任心有关。


责任心,是一种工作心态,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责任心主要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及工作环境的熏陶。仓管员是仓库的管家,权力小但责任大,遗憾的是,很少仓管员能日复一日地坚持这样做。


入库验收:在物料正确的前提下,入库时要把好三关:

①数量关:入库时要点清数量;

②质量关:IQC对来料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

③单据关:单据不全不收,手续不齐不办。审核收到的单据与来料是否相符和一致,并及时送单给录单员。


保管:

①摆放科学:摆放合理、整齐、标志鲜明、方便存取

②确保质量:防锈、防尘、防潮、防压、防爆、防变质、防损害、防跌落

③确保安全:防灾、防霉变、防损、防呆滞、防报废

④帐、卡、物相符(数量、库位、状态必须与ERP系统一致)


盘点:相当于总结、规范物料的核销制度,严防浪费、消除呆料及坏帐。


发放: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决定具体的发料方式,目的是确保及时供应生产、保障销售、服务企业赢利大计。


严明的制度、反复的培训及立竿见影的重奖与重罚机制,较好地规范了仓管员的行为,促进了仓库管理的持续改善,同时也为现场管理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