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仓源仓库资讯仓储加盟vip会员公司搜索
0755-83227792登陆注册

聚光灯下的“仓库”保卫战

来源:租仓宝发布时间:2016/11/21

虹桥机场的“醉鬼”

1937年8月13日,上海虹桥机场郊区,一辆前挡风玻璃被子弹击碎、歪斜在土坑里的军用轿车前围满了人。车内有一具身着日本军装的男尸,从中弹情况来看,他是被穿透前挡风玻璃的步枪子弹一击毙命的。

这是一次虹桥机场的中国安保队对悍然闯入的日军侦察人员,大山勇夫大尉及其他军官的自卫行为。而当日日方的解释,认为这是醉酒后的大山勇夫的误闯事件。这次在八月十三号发生的中日冲突,成为了中日第一次正面战争的导火索。

一个闯入机场的“醉鬼”,除了给以安保队身份入驻虹桥机场的国民陆军*一次泄愤的机会,还点燃了一个早就蓄谋引爆的炸药桶的引线——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由此爆发。

(*为何是以安保队人员名义入驻虹桥机场的国民党的正规军?这是由张治中将军想出的为解决“一二八”停战协定限制的办法。虹桥机场具有极其重要军事价值,若落入日军之手,恐怕上海会就此沦陷。固国军方面想方设法在虹桥机场用正规军设防。)

抢占闸北

淞沪抗战打有声有色,国军指挥将领人才济济,多是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期的优秀毕业生。但是日军仿佛如今所玩游戏中的“人民币玩家”,欺负国民党军队买不起好装备,日军的飞机大炮明显比国军的装备先进不少,国军士兵在正面战场很吃力,损失惨重。

正在日军的飞机大炮如疯狗一般“撕扯”庙行镇88师527团第三营的阵地工事的时候,跳出了一个汉子,提着他那把外形“炫酷”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带着一帮弟兄增援处于危如累卵关头的三营,三下五除二,打退敌人,夺回阵地。

这个汉子,就是后来驻军闸北的孙元良师长,他也因一个未经请示的决定而闻名。原先受命占领淞沪地区真茹的他,让火车直开闸北。为何?

因为闸北高大建筑物多,进攻的时候会处于仰攻的不易,若采取防守,周围平原的地势无险可扼。有点像在玩塔防游戏,率先占领“塔多”但地广的要地,以免不利于战斗。

孙师长风驰电掣地入驻闸北,这一处地方选得好,88师战绩斐然,让日军很伤头脑。然而这与之后的四行仓库战役有何联系呢?

好地方

这样一次重大会战中的种种事件,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四行仓库战役正是88师抢驻闸北背后理论的缩影。四方仓库高大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地处租界附近的特殊位置,和闸北整个战场情况有点类似。先到先得,谁先抢到就有战斗的优势。

孙元良师长当时是这样分析四行仓库的:高大坚固,易于防御,同时也利于掌握部队,因为连日苦战部队伤亡很大,补充的新兵比例很高,集中在一个据点便于控制。同时,孙师长还说四行仓库,作为四个银行的仓库,具有储存饮用水、粮食的条件,对进行持续长时间的防御很用利

其实四行仓库所处的位置十分微妙,好似一只落在狮子鼻子上的苍蝇,让日军不好下手——重了自己说不好会损失惨重、轻了根本无法攻占由顽强中国军人死防的建筑。为什么?

首先,这四行仓库位于英国上海租界旁边,那么这轰炸机可就不好用了——高距离的轰炸准心太差,炸弹可不能丢到英国人的地盘;底距离轰炸精度虽说可以达到,但前提是布置在仓库楼顶的重机枪“闭口不言”,这可是由防守的中国军人说了算的。想想死防的中国军人,平时挺无聊的,没啥别的爱好,就爱打打日本人。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导致日本方面简直不敢随便把重武器拿出来秀了——在四行仓库仅十米之遥的西藏路桥南,有一个煤气公司巨大的煤气罐。稍稍擦枪走火……日方就尴尬了。

防守

无奈的日本人只能靠步兵强攻,唯一用上的重型武器是平射炮和一种被称作“豆坦克”的轻型坦克。然而这些武器的火力,仍旧无法有效地摧毁国军的工事。说到这,不得不提一种神奇的东西,它的大名叫做“麻包”,这是由原仓库里存储的大量粮食填装的防御工事。

据后来参战过四行仓库的国民党军人回忆,靠近建筑物的坚固的麻包工事对阻挡敌人火力非常有效。

“豆坦克”来了!没事,我们有麻包。

敌人端着重机枪来了!没事,我们有麻包。

平射炮开炮了!没事,我们有麻包。

而关于平射炮,还有一件趣事。保卫仓库据点的士兵想制造重机枪的枪眼,但墙体太厚,难以凿开。正当他们感到很苦恼的时候,敌人的一枚平射炮弹飞过来……好了,有枪眼了。

但无论怎样,战争是残酷的,即便阵地利于防守,但中国守军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他们早已把生命交给了国家。一位叫做石美豪的连长即使面部中弹,血流不止,仍用毛巾捂脸,坚持指挥,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也有士兵在大波日军冲破防线的危急时刻,缚满手榴弹与其同归于尽。

斗争期间,国军夜不能寐,彻夜修复工事,应对日本人下一次的进攻。正是中国军人的智慧和顽强不屈、视死如归,让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颜面尽失,痛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坚守仓库的4昼夜中,击退了日军数十次的进攻,毙敌200余名,而我方人员伤亡都没有100人。

总言之,四行仓库这个地方选得好,也有顽强的中国军人誓死保卫、死守这最后的阵地。但是,对于当时已经节节败退的中国军队,上海失守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在四行的抵抗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能迎来胜利。那么为何还要在四行仓库和日本人死磕呢?

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

四行仓库战役是一场聚光灯下的战役。这场本无必要死磕的斗争是基于这样一条命令的: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

争取什么时间呢?为何中国最高当局要不惜牺牲一个团甚至一个师也要在闸北坚守最后的阵地呢?为的就是在《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时,能证明中国自己有抵御外敌、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这样才有可能使九国公约做出对中国有利的裁定,进而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蒋介石的想法是通过这次会议,在英美的斡旋下,与日本谈判签订停战协议。四行仓库的战斗是打给国际社会看的。正因为如此,这场不比淞沪会战其他战役壮烈的战役才会那么知名。

这场“聚光灯下”的战役,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的不屈顽强,让世界列强认识到了中国人的气节。报道过该场战役的外国媒体无不对其评价甚高,英国《泰晤士报》赞扬他们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

但是最高当局所期望的对日本的制裁和对中国提供物资财政援助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仅仅是在道义上谴责了日本。这次会议也是无限期停业,中国的设想完全落了空,抗战形势越发让人不安。

当然通过这次国际会议,使得国际社会更清楚地了解了中日冲突的真实情况,获得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更多同情和支持,同时使中日问题“国际化”,打破了日本使中日问题”孤立化”的企图。所以四行仓库战役更像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对签字国会议的影响,对中国开展抗日外交,争取国际援助和孤立日本,都有积极作用。

谢晋元和“800壮士”

当最高当局死守上海阵地的命令下达之后,一位牛人主动站了出来。他毅然决然地前往四行仓库指挥守卫战斗。这位牛人就是524团团附谢晋元中校。这位传奇中校和他的“800壮士”一度让世界肃然起敬。

谢中校能文能武。在戎马倥偬之间,他赋诗一首表明心迹:

勇敢杀敌八百兵,

抗敌豪情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倭奴气不平。

他的部下称他“不愧是一等射手”。苏州河北路上敌寇不知谢中校枪法,中校操起身边一位瞭望士兵的枪,“砰”的就是一下,一个敌寇应声倒地……这倒霉催的。这件事也被在租界内观战的法国记者记录下来,谢晋元中校的英武形象便传开了。

再说“800壮士”的由来。实际上,驻守在四行仓库的士兵数量只有452人,“800人”是谢晋元中校为了挫败敌人士气,增强我方士气而向外界谎报的数字。

因为四行仓库处于租界边,所以隔着苏州河的楼上有很多观战的中国市民。当然中国市民不是只会观战的市民,在守卫战过程中还向守军提供了大量物资补给。并且,机智的市民还将日军的集结地点,行动等写在大黑板上通报给守军。

在输送物资的时候,有一名叫杨惠敏的女童子兵,英勇地向守军带去当时中国青天白日国旗。当四行仓库的楼顶飘扬着处于战火的国旗,这一幕成了抗战期间最为经典的一个场景。就是这位送旗的杨惠敏将谢中校拟定的800人名单带出仓库,交给了上海市商会会长,“八百壮士”由此天下闻名!

撤入租界

虽说四行仓库的战斗,使上海市民极感振奋,但一河之隔的租界当局却感到非常棘手。在此地颜面尽失的日军向租界当局施压,企图从外交手段来迫使守军撤退。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八百壮士”在当月31日越过苏州河经租界退往泸西。四行仓库战役在此之后正式结束。后面发生的,是英租界收缴了守军的武器,“八百壮士”从此被软禁,软禁他们的地方,被称之为“孤军营”。